电视纪录片分析 《再说长江》——审美的诗意栖居
美学境界的追求,是纪录片创作的灵魂,也是纪录片发展生生不息的原动力。作为集合了多种艺术语言表现手法的电视艺术形态,电视纪录片已经在多个层面上拓展和延伸了其美学范畴。我国近几年制作的大型电视纪录片中,多种视听语言的综合运用,更加体现出此点。《再说长江》、《大国崛起》、《新丝绸之路》等就是最好的代表。
作为一种艺术,美学上的价值一直是纪录片追求的目标。不管是崇尚“真实就是力量”的纪实美学,还是信奉唯美的超现实主义美学,都体现了纪录片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这里,我们仅以《再说长江》为例,从音响和画面等角度切入,对其美学价值的内外在表现做一分析。正是在整合了传统的人文理念和先进的电视技术之后,《再说长江》才将审美的意境得以延伸、拓展,从而在感性和理性两个层面上使观众体验了千变万化的审美感受。
音响——拓展审美空间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生动地描述了声音世界:“在空气中总是不乏轻微地运动,这种运动为我们的听觉给自然界添上新的生命;树叶萧飒作声——这种微风几乎使人觉察不出,树木好像活了起来,……于是大自然变得气象万千,生动活泼,到处都是轻快的嚅嚅之声,到处都是活动……”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这番描述为我们展现了大自然音响当中的一个侧面,而在《再说长江》中为我们勾勒的是更为宏大更为震撼的“活动着的声音”,是大自然与人类社会完美结合的统一体。
一、传承经典营造历史归依感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长江之歌》,一首大气磅礴的赞歌,一首浓浓深情的颂歌,正是这首歌使人们催生出无限的奋斗豪情,正是这首歌使神州书写出绚丽的诗篇。经过20年的积淀,经过20年的升华,《长江之歌》可以说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符号,因而《再说长江》的主题曲仍然沿用这首歌,从创作的角度看,这是它与《话说长江》的延续性承接,这不仅为观众营造出回归历史、情感归依的意境,也是在声音元素上渲染、突出长江源源不断的生命本质,是在表现手法上将有形的线谱形式转化为无形的鼓舞形态,从而成功地实现了20年艺术的承接,影像的延续。
从观众的感知层面来分析,《长江之歌》再次拉近了观众与长江的距离,仿佛长江就在你我心中流淌,奔腾不息的江水与跃动的音符一起演绎着历史的沧桑巨变,一起将观众的接受心理、审美需求转化为对长江的深深眷恋、对祖国的热情歌颂。这样在无形中唤起观众的亲近心理,在20年前《话说长江》影像的回忆中对20年后的长江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
二、编织旋律制造多项和谐感
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情感,运用不同旋律的音乐配合镜头的节奏,契合观众的审美心理。在《再说长江》第20集《江湖武汉》中,追溯久远、神秘的历史时,运用稳健、有力的音响加以烘托,从而达到对历史的再梳理。在介绍汉口形成的一段中,交响乐沉稳、厚重,寓意着500年前汉水从秦岭走来,带着对长江的皈依感走来,脚步和缓而奔放。在介绍1954年武汉人民战胜大洪水,1956年毛泽东畅游长江,兴然题写“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时,伴着《长江之歌》交响乐的明快、雅致,为观众展现了武汉人民战胜自然灾害,建设崭新大武汉,乃至全国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豪情壮志。
在《再说长江》第30集《时速上海》中,轻快、跃动的旋律勾勒出上海充满青春、激情的都市风貌,南京路、人民广场、新天地是上海时代变迁的标志,在这几部分的介绍中,音响运用集中体现出上海发展的高起点、高速度和高效率;起伏有致、自然流畅的钢琴曲,将 “精彩上海”的绚丽华采、“超越3号”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实验开发和商运磁悬浮列车的高速行驶演绎成上海发展交响曲中最为高亢、激昂的音符。
三、跌宕起伏形成多处转折点
不同的音乐往往代表不同的段落,为了将段落区分开,为了形成多处错落有致的转折点,需要精心设计音乐的起落。在第20集《江湖武汉》中,不同乐器的交替演奏、不同旋律的和谐安排,有效地为观众勾勒出发展中的武汉在多个方面所展现出的勃勃生机。更为重要的是,不同的音乐和谐配置,巧妙地将武汉与长江绵延不断的历史关系呈现在观众面前,将1931年、1954年和1998年在武汉发生的三次大洪水等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梳理清晰,使得观众对武汉与长江的历史关系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总之,在《再说长江》中,音乐传递情感、配合节奏、间隔段落,成为重要的审美元素。伴随着音乐,各种审美意境相互交织,观众或婉约动容,或激情澎湃,或身临其境,或遐想万千,这些正是音乐带来的丰富的审美体验。
画面——激活审美感知
在纪录片的创作和鉴赏中,画面是不可忽视的关键性构成因素。在纪实美学的考察范畴中,我们将画面置于审美感知的中心位置。它集中体现了视听艺术的多元性和开放性。画面语言的清晰再现,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是创作者思想情感的真实呈现,是审美意境的浪漫追求,是现实真实的忠实体现。
画面具有激活审美感知的艺术功效,同时承担着叙述故事、记录事件、阐述思想、表现主题等任务,这在《再说长江》中体现地淋漓尽致。通过各种电视技术和手段为观众带来穿越时空、超越极限的视觉冲击,从而在多个层面上达到审美境界的再提升与再升华。这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视觉需求与高端技术的完美结合
我们在《再说长江》第20集《江湖武汉》和第30集《时速上海》中皆可看到高清晰度摄像机记录下的精彩画面。上海海关大楼的古朴典雅、金茂大厦的富丽宏伟、石库门的凝重朴实和新天地的时尚跃动;武昌黄鹤楼的古朴风雅、汉口张公堤的绵延久远、荆州万寿塔的神秘沧桑和白沙洲大桥的明快动感等等,都集中收录在了高清晰度摄像机的镜头中,将上海、武汉这两个长江沿岸的璀璨明珠雕琢地惟妙惟肖、生动有佳。
这既是我国第一次全部运用目前最新的电视技术来记录长江的一切,更为重要的是,精致的画面质量、真实的色彩还原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的视觉需求,丰实了观众的审美心理。在成功地建构了多元视觉表现手法的同时,也将电视纪录片的美学空间加以拓展,使得观众的欣赏层面不再停留在20年前通过《话说长江》了解长江概况,学习地理知识这样较浅层面上,而是跃升到高层次的视听审美需求与探究层面上。
二、大量航拍将审美感知丰实
航拍的运用在《话说长江》亦有所运用,但由于多方原因的制约,那时航拍在每一集中出现的次数较少,有些甚至没有运用航拍。而在《再说长江》中,摄制组航拍总时长近300小时,将长江的奔流、沿途支线的汇入、地理特征引起的流向改变等,以不同于日常生活观察的视角,忠实地记录下来。在《生命的高原》一集中大量运用航拍,成功地展现了多数人未曾目睹的长江源头那壮美、原始的自然风貌,在表现了冰雪融化,涓涓流淌的长江之水的同时,也将雄伟、恢宏的高原景致尽收眼底,从而将长江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品格演绎地生动而形象。
大量航拍的运用,使得《再说长江》凝练了广袤的长江流域在20年里的考古新发现、文化新开掘、经济新发展、人物新变化、环境新面貌和江河新景观。在《江湖武汉》中,张公堤的绵延、长江大桥的雄浑、东湖的典雅、黄鹤楼的悠远,皆通过航拍完美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使观众欣赏层面提升到整体性、开阔性和延展性的高度。正是通过大量的航拍镜头,我们同样领略到了庐山的瑰丽神秘、浦东的高速发展、金沙江的韵律美感、曲水姑苏的小桥流水和巴蜀古地的玄妙莫测。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也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再了解,再认识了长江以及长江所特有的文化品质与内涵。
三、重现历史将审美空间延伸
长江沿线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从源头到入海口,她所承载的是无限大的文化空间。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历史古迹和文化现在已经消逝,怎样完整地再现当时的场景成为创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在《再说长江》中,历史再现部分运用的是国际上非常流行的戏剧演绎形式。在三星堆文明古国的重现、大佛东渐历史时期的样貌,以及武当山三十六宫殿在明朝的修建场景中成功地运用了这种手法。从美学的视角对其加以考察的话,此种方式的运用是充分尊重了观众的欣赏需求,充分观照了观众的审美心理。在审美主体对客体的清晰了解之中,主体的欣赏品位得到提升,文化思维得到提炼,精神素养得到升华。而对于客体来讲,在主体充分接受它的同时,客体自身在多个层面上也得到量与质的变化。因此,此种手法对于观众和历史原貌来说无疑是“双赢”之举。
大型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以多元化的视角观照长江沿线的历史演变和人文发展,以写实加写意的手法描绘长江文化的绚丽多姿和厚重深远。当我们从美学的角度考察其纪录价值时,我们会发现,《再说长江》延续了一种中华民族关于长江的审美情结,保存了一段中国人关于巨变的审美记忆,讲述了一个华夏文化关于寻根感恩的故事。我们相信,再过20年,如果记录长江下一篇华章时,那时我们定会更加深刻地理解和领悟《再说长江》的审美价值。
网站建设:洛阳恒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