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集结号》浅析——
洛阳编导培训班
Old soldiers never die, they just fade away.
或许只有侥幸活下来,才能有幸发出这种感慨。
死掉的,就只能可歌可泣了。
尽管我们的主旋律一直强调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但是一直以来,在塑造军人形象上,却是不遗余力地拼命往个人英雄主义上整——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苏宁、徐洪刚、李向群……清一色的“高、大、全”。似乎军人都被设定了统一的程序,神态淡定,视死如归,从容不迫,慷慨凛然,就会一句话:“为了胜利,向我开炮”,而且喊得那么坚定,那么毫不迟疑,面不改色兮心不跳,只有对敌人满腔的怒火汹涌澎湃似狂潮。
一味唱高调,很容易审美疲劳,再比照一下现在某些个军人的所作所为,群众很失望,后果很严重。战争中军人的崇高形象和英雄主义,立刻就面临被解构的危险。发现被忽悠了,一提起军人、奉献、牺牲,大家脸上的表情开始成分复杂,鄙夷、不屑、疏远、淡漠夹杂其间。造神运动长期开展,难免会导致这种强烈而顽固的怀疑和否定。信仰就这样被搅得七荤八素,诚信就这样被伤得体无完肤。
《士兵突击》虽然因为关注小人物的“阿甘式”奋斗史,迎合了不少人的自卑、怯懦或辛酸,备受好评。但是仍然没有跳出主旋律的“阿基里斯之踵”,苍白de豪言壮语、呆板de心灵独白、机械de宣传说教,满天飞舞,铺天盖地,人物形象过于符号化,甚至意淫。
好在出现了《集结号》,终于不再“高、大、全”了,有血有肉的军人被呈现在残酷、疯狂的战争中,渺小、脆弱、癫狂、冷血、虚荣、浮躁,甚至恐惧、退缩、懦弱、崩溃……电影中都看到了。
作为国产战争片,能拍到这个程度已经足够了。因为它让我目睹军人真实地死去,至少是相对真实。敢于真诚地面对真实的历史,需要很大的勇气。冯小刚让我看到了诚意。
在豆瓣上看到很多挑错、甚至挑刺的评论,武器、服装、语言、人物性格、军史……角度各异,有的甚至疾声厉色,大有口诛笔伐之势。貌似有很多热血青年在关注着我国电影艺术的进步。哈哈。众口难调啊。
顺便说一句,如果我是谷子地,我也会下令“让他们拿起枪,不接受投降”。在朝鲜战场上,我外公就这么干过。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但战争不会苛求战场上的军人。战争就是铁与血,少了一样都打不赢。胜者王侯,败者贼寇。打输了,就会死。打输了,就会被王侯当作贼寇写进历史。战争需要军人有血性。
一边提着脑袋肉搏厮杀,一边眼睁睁地看着身边的兄弟被撕成肉块,同时大慈大悲地高举人道主义的旗帜,有血性的军人做不到。日内瓦公约是政治的私生子,与战争无关。
PS:引用几段
冯小刚调试的那种调调肯定不是《狼牙山五壮士》,也不是《一个和八个》,有些韩味但更中国,因此《集结号》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战争片。前面的激烈只是真正传奇的开始,当谷子地成为幸存者后,他毕生最大的使命便是“找到部队”,让战死的47个人身份从“失踪者”更正为“革命烈士”。《集结号》里战争只呈现出人性的一个侧面,无论是从肉体上消灭谁抑或拯救谁,其实都源自人类本能。《集结号》的精华在战争后,在于一个老兵用自己的剩余光阴回忆,并全副身心拯救光荣,安抚深埋黑土中的灵魂。与吹号手的重遇是《集结号》的高潮,当谷子地得知团长为避免大部队损失压根就没让号手吹响集结号的时候,积压多年的愤懑如决堤之水爆发,挥酒瓶欲砸向团长墓碑:47个生命跟4700甚至47000个生命同样重要!
李零在《花间一壶酒》里说:“人不是数字,不是金钱定购的物品,不能轻言牺牲,哪怕是为了长远利益”。“牺牲观”往大了说是“重视个体”与“集体主义”的分野。之所以说《集结号》很中国,就在于把战争中的“个体牺牲”看得很伟大,并用生动笔墨刻画,让至少七、八个人有独特的辩识符号,《集结号》是开天辟地第一次。
《集结号》从头到尾,冯导都好像在用它嘶哑的声音呼喊“不要再麻木和肤浅下去了,我们的历史里面还有很多让我们真实地感动一下子的东西!”《集结号》触动我们心灵,精致的战争场面起到了一定作用,更重要的还是片中人物的真性情。我们从中看到了自己能够理解的怯懦,也看到自己不能理解的蛮勇和忘乎所以。而且这种感知不是干巴巴从人物嘴里说出来的,而是他们的眼神和行动表现出来的,所以让我们信服。
每一个牺牲都是永垂不朽的!